一場屬于千年古城的國潮盛宴
一次感受宮廷音樂轉變成民間音樂文化的變遷
一個體會宋代音樂藝術美學的時刻
“宋韻風華——八音堂”
特色器樂主題演出子城上演!
昨天晚上,“宋韻風華——八音堂”特色器樂主題演出在嘉興子城廣場上演,為觀眾奉上一場宋代音樂與現代藝術碰撞的音樂盛宴。作為嘉興市文化精品工程重點扶持項目的內容之一,“宋韻風華——八音堂”將“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的樂器與音樂以演奏會的形式實景化呈現,傳承宋韻文化,提升嘉興文化軟實力。
演出現場,音樂家們將華夏樂器之八音齊聚,又將其與現代樂器之音律結合重新編曲,用吟、唱等各種形式呈現悠久歷史與現代活力交相輝映的城市風貌,融合成為跨越千年的新宋韻篇章。
氣勢恢弘的迎賓鼓拉開了整場晚會的序幕。戲曲梁山好漢和鐵血丹心展現了張擇端《清明上河圖》中的場景;宋代詞調演繹的是趙佶《聽琴圖》的畫面……
整場演出的總導演,嘉興學院特聘教授、浙江音樂學院高級訪問學者陳彥宏介紹,演出樂器中,有宋徽宗制大晟樂府之大晟鐘,有按照北宋陳旸《樂書》所載尺寸并依宋尺1:1還原的十三弦筑,還有“大系”宋代繪畫當中出現頻率極高的豎箜篌、篳篥、古琴、橫笛等樂器,向大眾完整呈現了中國音樂發展由宮廷音樂文化向民間音樂文化繁榮發展的起始點。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于趙宋之世。在展示繁榮的宋代美學的同時,演出以復原樂器融合宋代藝術及現代音樂形式,還原最早的說唱、瓦肆、瓦子等;并且融合LED科技現代大屏呈現宋代名畫、燈光音響、宋代集市,呈現出類似現今“酒吧一條街”的民間音樂型態,這也呼應并傳承了《至元嘉禾志》中“宋代嘉興府子城旁有兩個瓦子(民間藝人演出舞臺)”的記載。
在美妙樂音中,舞臺的璀璨燈光交相輝映,臺下觀眾紛紛拿起手機,記錄下這一刻?!爸叭ミ^不少次‘大系’,也看到很多畫作里面有樂器的部分,今天能夠聽到真正的音樂,真的好像來到了古人的‘演唱會’!”市民李女士帶著孩子,特意來看一回“活起來”的“大系”,感受嘉興宋韻文化的魅力。
編輯:王忱
責編:張芬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