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報“想拍就拍”版面是為嘉興廣大攝影愛好者搭建的展示作品的舞臺,不管你是用相機還是用手機,只要你拍的照片有趣好玩,或勝人一籌,就有機會刊登在版面上,并得到專業人士的點評。
投稿郵箱為359974392@qq.com,請注明照片標題、作者自述以及作者姓名、聯系電話和地址。
本期點評嘉賓: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嘉興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 王 輝

《烈日下的嚴謹》 作者:周煜平
作者自述:烈日下,建筑工地的施工人員汗流滿面,衣衫濕透,但仍一絲不茍地測量校正每一個樁位和角度。
點評:施工人員揮汗如雨,堅持開展戶外測量。勞動者的身形和姿態以及汗流浹背的細節,將施工現場的艱苦表現得很到位。俗話說眼睛是心靈之窗,通過眼睛能夠以小見大,折射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以這幅照片為例,通過專注的眼神,可表現勞動者不懼酷暑、嚴謹負責的風采,但是作者卻把圓睜的眼睛擋了起來,瞇縫的眼睛反而露了出來,出彩的點睛之筆被測量儀器遮擋了。就像足球比賽一樣,作者中場的盤帶突破都很出色,最后臨門一腳欠佳,把球踢飛了。

《壩上霞光》 作者:田詠群
作者自述:去壩上草原巧遇平流霧,蒙古包、黑松樹、白樺樹在溝底和坡面上若隱若現,當太陽穿過云層時霞光灑地,一幅草原獨有畫卷瞬間展現在眼前。
點評:拜平流霧所賜,將原本廣袤無垠、一覽無余的大草原打扮得恍若仙境。云霧繚繞之中,小山頭和蒙古包若隱若現,充滿了神秘的感覺,呈現出難得一見的草原勝景。

《入 戲》 作者:夏曉風
作者自述:民間藝人在市文化藝術中心表演皮影戲,吸引了許多小朋友及成人駐足觀看。
點評:作者通過居高臨下的俯拍,將演出場景一鏡全收。皮影戲的舞臺巧妙地將演員和觀眾分成了兩個區域,自然形成了對角線的構圖。演員和觀眾進行了適當的取舍,使畫面簡潔和濃縮,緊扣了主題。

《摘 星》 作者:盛將
作者自述:江郎山星月夜,點點繁星墜入山間。
點評:這是一幅很有創意的照片。弱光條件下拍攝,輔以人工補光和后期電腦處理,多種攝影技法的混合運用,將司空見慣的江郎山拍出來不一樣的感覺。

《足球小將》 作者:周黎紅
作者自述:夕陽下,少年們在球場上肆意飛奔、激烈拼搶,充滿激情和活力。
點評:通透明亮的夕陽、視野開闊的球場,為捕捉賽場的精彩瞬間,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上У氖亲髡叻噶素澏嗲蟠蟮耐ú?,幾乎把半個球場都攝入鏡頭,沒有聚焦和突出攻守雙方竭力拼搶的核心場景,把外圍跑動助攻的運動員塞入畫面,致使緊張激烈程度大打折扣。

《迎霞而漁》 作者:邵建平
作者自述:清晨,很多人還在睡夢中,有人已開著小漁船迎著朝霞去捕魚了。霞光之下,波光粼粼,掛槳機聲回蕩,勞動之美令人感動。
點評:這幅照片的構圖使用了傳統的焦點透視法,一條小河伸向遠方,為整個畫面提供了縱深感。最精彩之處在于水天一色的光影效果,滿天云霞絢麗多彩,水中倒影波光瀲滟,兩者交相輝映。一艘小船沖入畫面,破浪前行,增加了動態。


《納 涼》 作者:梅魁
作者自述:炎熱的傍晚,人們在建國北路旁邊的綠道上納涼。
點評:同一個作者、同一個地點、同一個題材、不同的時間段拍攝,左右兩幅照片的呈現效果卻截然不同。左幅照片中,納涼的主題被高樓、汽車和河岸等無關的畫面元素淹沒和干擾,畫面雜亂無章、不知所云。在7月28日“想拍就拍”公開課上,我專門剖析點評了該幅照片存在的問題和不足。課后,作者仍舊圍繞納涼的主題進行了重拍。重拍后的右幅照片有了較大的改觀,畫面得到了提煉和概括。以河中棧橋為主線,納涼的人群攢三聚五、錯落有致,人物形態各異、生動自然,主體和背景主次分明、互不干擾。